欢迎光临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新版网站 旧版网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 三大监管部门掌门人齐聚一堂最新发声 透露建设金融强国发力方向
来源:财联社 发布日期:2023/11/9 发布时间:9:33:45 浏览次数:395次

财联社11月8日讯(记者 夏淑媛) 继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于11月8日上午齐聚金融街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话题涉及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开放、资本市场等多个市场关切的焦点,也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力方向。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而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这意味着或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或有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在论坛年会上,潘功胜回溯了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表现。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3月、9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6月、8月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8月,推出房地产金融“政策包”,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指导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居民家庭每年节省支出约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1.5亿人。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在总量上,继续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结构上,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逆周期调节”强调的是在经济下行周期,要通过扩张性政策进行对冲。尽管当前我国有实施宽松政策的需要,但也要注意,我国仍然处在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如果纯粹的逆周期调节规模过大,反倒无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因此,当前我们还强调“跨周期”,要在短期通过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过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结构更好地转型,为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金融开放步伐不会停歇,我国人均保费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李云泽指出,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过去20年,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到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即使3年疫情期间,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和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其母行或母公司。

李云泽强调,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

“过去3年,中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4个百分点,但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7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李云泽表示,我国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有序引导人身险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发展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京设立宝马(中国)、安顾方胜两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

针对上述表态,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绪瑾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部门在充分肯定金融业高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行业发展差距。

“尽管从2017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但是到2021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占全球市场份额才12.2%,从全球18%的人口占比来看12.2%的保费市场份额,说明我国民众保险保障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王绪谨强调:“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这也意味着保险中介、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加快保险强国建设。”

在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看来,要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必须要坚持和深化金融的高水平开放,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要求,吸引和鼓励高质量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和开展业务,除了引进国际资金,更是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产品与服务,丰富国内金融市场的供给,并促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势头稳健,尽管在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中,增速会放缓,但仍明显高于国际发达市场,且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证监会下一步工作强调四个“突出”

在论坛年会上,围绕坚守主责主业、守牢风险底线、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易会满对资本市场风险主要的“五成因”、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四原则”、下阶段监管工作“四突出”,作出了系统阐述。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证监会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

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走好自己的路。

针对下一步工作,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深刻认识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据财联社记者从有关人士了解到,证监会将结合全面实行注册制新的市场形势,坚持“零容忍”查办大案要案,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研究推进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提升日常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打假防假工作质效。

同时,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公司造假,以及保荐承销、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严重失职缺位行为的惩戒力度,让做坏事的人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李曙光表示,已经落地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事实上正是要解决此前金融监管所存在的权责不清等问题。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对金融监管工作作出明确部署,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商会活动

地产资讯

策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