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房地产,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这行业真的太赚钱了。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里,我国就有5家房企上榜,其中碧桂园更是位居中国和全球房地产业第一名。
房企背后的老板们财富也大增,在2021年的《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碧桂园的杨惠妍家族、恒大的许家印等就名列榜上,许家印更是房企老板的佼佼者,早在《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许家印就以2310亿元的财富,蝉联了全球地产的首富。
引发炒房热
这十几年来因为房地产而财富暴增的人数不胜数,这也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房地产的浪潮里,民间资本更是表现活跃。比如大名鼎鼎的温州炒房团,由于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买房特别大方,备受各地房企的喜爱,毕竟他们走到哪,哪里的房价就涨了。
除了民间资本炒房之外,一些企业也在大量买入房产,海马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在2019年时,海马就出售了401套房产,卖房赚的钱让海马2019年的业绩不至于亏损。到了2020年,海马故伎重施,又要出售145套房子,有网友就调侃,做汽车还不如囤房呢。
央企也来分杯羹
由于房地产业实在是太赚钱了,因此不单是民营企业在做,不少央企也在做,而且央企非常有钱,做的规模还很大,像保利、中海、中铁这些央企,都是地产界的知名企业了。
央企资金非常充足,拿地是毫不手软,很多地王也是央企的杰作。比如中海,在2019年以79.4亿元高价,拿下了北京丰台区造甲村的地块,到了2020年,中海首入亦庄,以溢价23.44%,总价79亿的大手笔,拿下了亦庄河西两块地。
2020年全国房企的拿地金额排名中,中海、保利、华润置地这些央企都位居前6名,喜欢打造地王的中海,拿地金额更是达到了1281亿元,这般豪气,全国都没有几家民营房企能比得上。
本来央企有稳定国家经济的作用,因此它们几乎是各行各业都有涉足,但是在房地产业,央企长期以来热衷创造地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一些部门的反思。央企本身关系背景强硬,资金雄厚,即使溢价很多倍的地块也买得起。短期来看,这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来看,市场就会走向畸形的供需格局,会进一步助推土地市场的火热程度。
政府拍地时可以放心提高价格,民企拍不起,还有央企来兜底,地价飙升,楼面价就会大幅提高,房子的均价自然也就高了。而这会间接拉高房价,让购房者买房更加困难,房价的涨势又会让许多人大量投资房地产,更进一步拉高房价,这不符合国家调控楼市的政策方针。
央企退出地产业
调控楼市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限制央企进入房地产业。其实早在2010年时国家就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当时国资委要求除了16家确认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之外,其余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退出房地产业。涉足房地产业的央企数量是很多的,有数据显示,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就有超七成的央企,有涉足房地产业。
不过这些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动作并不快,比如国家电网,直到2020年才宣布要将旗下持有的鲁能集团股权转移出去,比国资委的要求足足晚了10年。这些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磨磨蹭蹭的,连央媒也不得不出来发声催一催了。2020年12月经济日报发表了文章《“清退令”督促非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敦促那些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要快点退出房地产业。
还是在2020年底,国资委也印发了一份《关于中央企业加强参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2021年3月1日起,那些非房产主业的央企要全面退出楼市。
据21世纪财经报道5月22日消息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底,已经有14家央企、国企剥离了部分地产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转让旗下地产及物业项目;由此可见,搁置了十年之久的“退房令”动真格了。
央企退出房地产业这次被重提,是有背景原因的。往长远来看,国家对楼市的调控目标是使其趋于稳定,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而央企们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地价的稳定,进而影响到了房价的稳定,这非常不利好刚需。而且,现在我国的住房需求已经是趋近于饱和了,与其让财大气粗的央企们再在房地产业深耕,还不如把这些钱转移到其他行业去。
对于楼市来说,虽然央企的退出,不一定会让房价快速降下来,但少了这股庞大的力量,会给楼市带来不小的降温作用,利好刚需购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