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副主席曹宇,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介绍银行业保险业一季度运行发展情况。
会上,银保监会除了介绍银行保险业一季度运行相关数据外,还就中小银行风险处置、不良上升情况、瑞幸财务造假、深圳小微贷款流向楼市、个人金融数据泄密等一系列近期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图片来源:国新网
先看一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数据指标:
1、截至4月21日,全国银行保险机构累计确诊1065人,其中湖北933人,累计治愈1016人,其中湖北887人,累计死亡42人,其中湖北41人。目前,全国银行保险机构还有7名患者在医院继续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共8人,其中湖北6人,已治愈1人。
2、截至目前,除湖北外,全国银行保险机构复工率约97%,银行保险网点复工率达到99%。湖北辖内已有六成多的银行保险机构、九成的银行保险网点复工。
3、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5.93%,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3%,在2019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0.3个百分点。
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重点投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基础设施行业,相关贷款分别增加1.1万亿元、0.9万亿元、1.5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
5、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2万亿元,其中新增公司信用类债券投资3600多亿元。保险资金新增股权投资1263亿元。
6、一季度共办理续贷5768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目前已对约8800多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还款。
7、一季度保险赔付支出3019亿元。充分发挥信用保证保险分担信用损失的作用,一季度信用保证保险赔付支出161亿元,同比增长50%。
回应瑞幸财务造假:对财务造假零容忍,保险理赔存在不确定性
近日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备受瞩目,瑞幸在银行的贷款情况,以及保险赔付情况同样受到关注。曹宇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坚决支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对财务造假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共同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环境。
据曹宇透露,目前瑞幸咖啡在相关银行机构有信贷关系,但是授信额度不大,真正的贷款余额量更小。银保监会已督促相关银行加强风险监测和贷后管理。
关于董责险的问题,曹宇称,瑞幸咖啡在上市前买了董责险,保单共有4层,总限额2500万美元,涉及境内外十几家保险公司。有的保险公司对这项业务还做了再保分出。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收到了瑞幸咖啡的理赔申请,鉴于案情比较复杂,相关调查还在进行中,有关理赔工作还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
回应小微贷款流入楼市: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行为坚决予以纠正
本周,深圳部分银行的小微贴息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消息刷屏,目前,央行、银保监会在深圳的派出机构已就此事在辖内银行业开展调查。
肖远企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证实,深圳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已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肖远企强调,贷款一定要按照申请贷款时的用途真实使用资金,不能够挪用,如果是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包括经营和按揭贷款都必须要真实遵循申请时的资金用途。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时的标的上,对于违规把贷款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回应个人金融信息泄密:被贩卖信息多为伪造或拼凑
近期,境外“暗网”贩卖国内外个人金融信息的传闻得到广泛关注,尽管后来涉事银行纷纷澄清并非本行个人金融信息,但此事也对个人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黄洪透露,其实早在报道之前两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就已监测到不法分子在境外发布的售卖信息,并立即部署相关机构进行全面排查。随后,相关机构也陆续发表了澄清的声明。经查,被贩卖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黑客伪造或拼凑的。
黄洪强调,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保险机构网络安全工作,近年来,已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客户隐私保护,对客户信息严格实行从采集到存储、销毁等全流程的制度化管理。此外,银保监会还建立了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管评级等长效工作机制,把银行保险业客户信息保护工作纳入了日常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中。
进一步,银保监会将强化银行业、保险业网络安全监管,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继续加大相关工作力度,进一步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金融环境。
今年会看到较多中小银行市场化重组措施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化解依然是今年银保监会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会上,曹宇透露,银保监会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推动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和化解风险工作,并已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今年会陆续看到更大力度的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工作,特别是市场化重组的措施会比较多。
曹宇表示,目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大了股东股权违法违规乱象治理力度。银保监会去年针对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东。
从2018年起,我们对农村中小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对74家机构合计处罚5165万元。
二是稳妥开展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整治。在包商银行等机构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银保监会把清理违规股东股权、开展市场化兼并重组作为重要抓手,目前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正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组方案目前已经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
曹宇称,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优化股东结构,严格把关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特别是银保监会发布了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推动相关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股权集中托管等工作,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强化穿透管理。
疫情对银行保险业影响显现
疫情不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金融体系同样如此。就银行业而言,一季度不良贷款有所上升,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2.04%,比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不少分析人士判断,二季度及今后一段时间不良贷款率还会有所上升。
“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些小微企业,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相对较快,但这在我们的预估范围之内。对于第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我们认为还会有一些上升,但是幅度不会太大。”肖远企称,今年以来,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一季度共处置不良4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亿元;银行业有超6万亿拨备,抵御风险能力较强。
保险业经营情况同样受到了一定影响。黄洪坦言,国内复工复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保险业发展也不例外,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业务发展承受巨大的压力。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保险业务增长承压,疫情导致生产生活骤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险经营活动受到了制约,业务增长承压。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是1.67万亿,同比仅增长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二是公司经营波动加大,部分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违约率增加。比如,信用保证保险赔付率一季度呈大幅上升趋势,同比增加50%。意外险和健康险、农险、营业中断险和延迟取消类保险等业务赔付增长较快。另外,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保险投资收益不稳定性增强。
三是经营成本有所上升。疫情期间,保险公司各项费用支出将明显上升,成本摊销进一步增加。
不过,黄洪也强调,目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今年保险业虽然业务发展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比较大的放缓,但由于业务结构的调整,现阶段现金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净现金流入大幅度增加。保险业流动性非常稳定,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