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新版网站 旧版网站
许一力:降息还是降准,这的确是个问题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2/10 发布时间:10:30:53 浏览次数:1154次

降息和降准这两兄弟,1月15日让大盘足足涨了100多个点,再接下来,可能这两兄弟会一直伴随着牛市的起步。


我们说过,接下来,股市的新常态就是宽松政策和新股发行伴随,大概意思是监管层会用新股申购提速来遏制市场的炒作力度,进而为后续宽松能够流向实体经济而非股票市场做出有效的铺垫。


这里的宽松,主要就是降息和降准这两兄弟。这不,中金于1月15日发布了个研究报告,认为上半年中国应该降息一次降准四次。问题来了,究竟是先降息还是先降准呢?


众所周知,历来中国的宽松操作都是降准先于降息操作。但是去年12月份,央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降息直接打开了新一轮的宽松通道。这种模式是否会成为后期央行货币政策的常态呢?


这里面我们就要首先知道降准降息,两个同样是宽松操作背后央行的目的性差异。


一般来说呢,降准的直接效果是缓解银行的存款压力,而降息更多的是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简单来说,降息是解决“融资贵”,而降准则是为了解决“没钱融”。前者是直接惠及经济各个层面的——虽然幅度不一样。而后者则是通过银行传导,所以银行等于是吃大头,会比较爽。因此,尽管两个都是重量级的货币政策兄弟,但是其出发点和影响有着巨大区别。


那么12月份时,央行选择降息而非降准,这走的是什么道道呢?因为当时,我们可以看到,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的方法。这很大程度上给了市场一个预期就是更多的负债会被允许进入存款范畴。而事实上我们看后来也确实是如此的。这种调整尽管引发了准备金的困扰进而造成短线的拆借利率暴涨,但是高层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思路,就是通过其他手段来缓解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需求。于是我们看到了,市场在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降准的情况下,降息了。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的宽松操作会如何进行呢?这得从近日刚公布的12月份数据来解读解读了:


一个是中长期贷款的快速上升。12月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是亮点。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3亿元,尽管低于市场预期的8800亿元,但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量仍为0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上行。而从贷款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长持续上升,尤其是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12月5289亿元,较11月大幅增加2410亿元,对未来企业投资会形成支持。这实际上是高层希望看到的状态。但是我们从根源上说,这种反弹是否真的是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偏好增强呢?不尽然。数据的反弹主因还是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上报截止,银行都在抢着搭上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的“末班车”。毕竟,这在目前看来还是兼顾了低风险和高收益的一块资产。


另一方面,12月社会融资规模1.69万亿,环比大幅多增5437亿,高于市场预期的1.2万亿。这是不是说宽松之下的融资已经超预期反弹了呢?显然不是。这种反弹主要集中于表外资产。


这里面的原因,要么是反映了央行对表内信贷强监管与金融机构在43号文发力前加速为地方融资平台信用扩张的博弈。要么是银行同业创新参与两融和伞形信托进入股市。一个重要的观点在于表外融资扩张的持续性是非常差的。几个作证,比如说目前制造业仍然处于去库存和去产能的状态——否则也用不上“一带一路”。比如说地方投资冲动会受到地方债务和财税改革的影响而减弱。又比如说,投融资最为活跃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出现了反弹,但是这种反弹显然是结构性的。


因此,可以说市场还是没有出现高层所希望的百花齐放的状态。这里面实际上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抑制融资需求的仍然是企业的融资意愿而非商业银行缺钱。


经济里面讲究良性的循环。企业融资上升,投资就会上升,扩张带动市场需求,进而满足公众收入,拉动消费,最终回馈给企业和市场。因此融资提升可以看做是阶段性经济回暖的一个重要的数据。无论从证券投资还是实体经济的角度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面支撑。


该可以做做总结了,后市进一步的宽松仍然会是大势所趋。而有了前面的判断,接下来的宽松政策,非常有可能继续以降息为排头兵,先来激发整个市场的融资意愿,再通过降准释放商业银行的参与力度。通过这种逻辑向实体经济进行输血。


商会活动

地产资讯

策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