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新版网站 旧版网站
姜樊:为什么别人降息我们降准?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日期:2015/2/9 发布时间:16:36:35 浏览次数:1219次

上周三,央行全面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终于松了口气,也结束了分析人士们的纠结猜测。不过,在其他国家竞相降息、国内经济仍存下行压力的时候,央行为何选择降准而非跟风降息呢?

   

降息和降准都是经济刺激的重要手段。降准是减少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保证金,鼓励资金通过银行渠道进入市场;降息则是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不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投向,鼓励投资。一般而言,降息较降准的影响更剧烈。但对于中国经济缺乏流动性的现实,降准能更直接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先说流动性。央行将降准时间点选择在立春,距春节仅两周。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的解读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对资金有大量需求,“一般来说,每年春节会形成较大规模的流动性缺口。”

   

不仅如此,今年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个大的结构性变化,导致中国不得不降准而非降息。曾经是流动性的重要来源之一的外汇占款数据也出现了长时间的连续负增长。之前高企的银行存准率就是为了对冲巨额外汇占款,现在外汇占款已现负增长,这么高的存准率已然没必要。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并行,实属历史首次,这也让所有人看到央行意图十分明显:定向的目的是调结构。而降准也可以通过增加金融机构流动性,达到降息的效果。

   

降准较降息更加直接,但也有副作用。如果降准较大,则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不过,如今业界更加担心的是中国经济将走向通缩,而非担心CPI会因此高企。

   

事实上,鉴于上次降息的效果还在观察中,且当前贷款基准利率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已不大。而降准仍有巨大空间。普遍的观点认为,在欧洲央行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美元走强的外部环境下,加之中国经济仍存下行压力,预计准备金率还有1到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下降,发生在上半年的可能性较大。(姜樊)


商会活动

地产资讯

策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