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为:金融创新理应循序渐进 投资者对房产预期并不乐观
《新华有约》论坛第十期,邀请到了宏源证券业务董事、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来为大家解读加强影子银行的监管对金融及房产融资的影响。
影子银行增长速度惊人 监管体系出台十分必要
在谈到107号文释放了一种什么样的信息时,范为认为:关于107号文的出台有一个很长的背景,就是在我们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影子银行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工业企业、地产企业他们的投资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传统的银行、证券支持不能满足,它的出现是有自己的必然性,但是在出现过程中增速非常快,比传统的银行要增速更多。在这样大的背景下,相关的监管部委,比如人民银行、证监会都有关注,但是影子银行跨了金融部门,并不是金融一个系统、证券一个系统,是跨部门,任何一个部委出台政策都有局部性和片面性。在这个大背景下,由国务院出台这个文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子银行活动在高速增长,其高速增长是否会对金融产生不良影响?范为讲到:金融的融资增速如果能够和实体经济增速的速度匹配,我们就认为是合理的。金融就看M2,实体经济就看GDP,如果M2增长和GDP的增速差不多这个增速是合适的,而且是可以持续的。就像两架马车,如果M2增速比GDP增速高很多,第一会引发通货膨胀,第二它是不可持续的。关于M2和GDP的比值实际上也是现在广为媒体诟病的一个问题,如果同样具体在影子银行的角度来看,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年大概20%左右,影子银行的增速远快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因为影子银行投向到地方政府,也有可能投放到房地产企业,但是绝大部分都到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以地方政府来看,上个月审计署出台的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在量上是可控的,如果看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2004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只有1万亿,在2007年只有4万亿,到了2010年底规模就上升到10.8万亿,再到2013年6月底接近18万亿。比这个绝对规模更让人担心的就是增长速度,同样影子银行也是这样,如果继续增长下去,将会成为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此如果没有非常科学的、全面的监管机制,冒然的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去放活影子银行,实际上风险非常大。
影子银行监管需细化 金融创新应循序渐进
的确金融创新应该有一个过程,而不是国家一放开利率市场化,就进行革新,很多事都是循序渐进。范为认为,影子银行的出现确实有它的必然性。因为在过去我们更多的社会资金90%以上都是来自于银行信贷的融资形式,这种模式过去出了问题,90年代出了三角债,过去的风险是完全集中在银行监管系统里面。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要学美国,丰富我们的资本市场,通过平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达到一个风险分散的效果。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慢慢走,实际上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到2013年底,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已经是50%多,从过去的90%迅速的下降,银行信贷占整个社会融资的规模已经从过去的90%下降到现在的50%多,这个速度是不是下降地过快,也是值得探讨的。
还有一些债券,这些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也好监管,但是出现一些新的模式,比如信托、融资租赁、委托贷款、城市发展资金等等创新的方式,很多是监管部门都没来得及监管,就被市场创造出来了,他们的出现是因为有需求才会出现,但是出现第一能不能持续,第二需不需要规模,范为觉得是需要的。在107号文里面提出了三种影子银行,第一类是既没有金融牌照也没有监管的,比如第三方理财,证监会也不知道该不该管,这是一定要加强的,这是属于法律的空隙。第二是没有金融牌照,但是过去还是有监管的,比如担保公司,它之前也是有相关的部委监管,这一块可以更规范。第三,它既有金融牌照同时又有监管, 但是以前它可以直接通过银行信贷和发证券出来,但是后来对地方政府的限制,不让贷款和发债,被派生出一种新的方式,比如理财等等,这些方式出来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它一定要在监管的前提下合理合法的做一些新的渠道。这一块,有一点要特别强调,就是专款专用,不能把这个钱投到哪儿都不知道。知道钱投放到哪个项目,这样才能做到时时的监控。这一类,在监管方面,可能也要细化一些。
四系统风险存在连锁反应 投资者对房产预期并不乐观
此外范为认为中国目前可能存在四个系统性的风险。第一,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导致的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第二是影子银行过快增长的风险。第三地方政府债务过快膨胀带来的债务风险。第四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带来的实体经济衰退的风险。四个风险就像四根钢丝,只要一根断了,其他三根的压力会成倍增长,可能因为一根断,其他三根全部都断了。比如说信托违约,信托违约之后一跑路,这个企业不止在信托,也有可能在银行有贷款,也有可能发行债券,如果一个方向出了问题,人都跑了,其他的银行肯定马上去追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四个系统的风险任何一个都不能有闪失,会出现连锁反应。
开年之后,2014年地产板块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接近6%,进入2014年地产板块是疲弱的。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方面是整个股票市场,应该说股票市场是一个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如果市场利率在不断走高,一定对风险市场是一个负面影响。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面临“钱荒”的状态,利率不断的攀升,这本身对大盘的估值就有一个下向的影响。房地产股票下跌一方面受整个系统下跌的影响,第二方面为什么这个板块比别的板块跌的多,是因为大家的预期,毫无疑问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泡沫。虽然很多人试图投身于中,但是很有警惕感的,赚点钱然后很快就撤身出来。在这部分中,有很多人预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多人手中有房子的人并不认为房子有多大的放任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投资者对2014年房地产的预期不是那么的乐观。
关于房价的问题,范为认为房子对应的是国民经济的居民部门,政府、企业、居民,它对应的是居民。在这三个部门中间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现象是最健康的,居民部门我们有统计,现在的总资产是170万亿,负债只有13.6万亿,而且负债大部分是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负债率只有10%。从98年以来,资产负债现象始终很健康,它有潜在的需求。房价不会自主破,如果一旦因为别的钢丝断了,它这根钢丝也一定会断。因此房价下跌可能不是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的原因,如果一旦有别的因素引发了金融的动荡,房价一定会下跌。(姚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