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持续探底的楼市背景下,既有百强房企销售普遍下滑、千亿房企“缩编”,也有新秀崛起,房地产行业格局正在加速洗牌。
2022年全年,百城成交金额下跌40%,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幅也保持在41.6%的较高水平。易居CEO丁祖昱表述,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整个行业规模回到2015年。
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在一系列支持政策释放下,房地产市场迎来小幅翘尾行情。据克尔瑞统计,百强房企12月销售规模环比增长22.2%,虽比10、11月明显增长,但同比仍降低30.8%。
在市场波动之下,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显著降低,且均低于近年同期。
其中房企销售额TOP10门槛同比降低41.9%至1673.1亿元,TOP30门槛507.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5.8%,TOP100和TOP200门槛也分别降低至116.1亿元和23.9亿元。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2022年销售额超千亿房企为2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1家;超百亿房企13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8家。
房企的排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克尔瑞数据显示,房企2022销售规模前五分别为碧桂园、万科、保利、绿城及中海,新进入TOP10之列的还有龙湖及建发,与此同时,2021年前五之列的恒大、融创则已经难觅踪影。
不过,目前位列第三的保利与万科差距很小,在中指研究院不同标准的统计下,其已经超越万科位列第二,综合各机构数据可以确定的是,“碧万恒融”时代已不再,行业龙头已然成“碧万保”时代。
2022年,即使公开披露销售目标的企业数量较往年显著减少,或是已经主动调降了全年目标,但规模房企实际的业绩完成情况仍远不及预期。
从公布2022年销售目标的15家房地产企业来看,仅绿城、滨江、越秀、首开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整体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3.6%,低于去年的93.4%。
TOP10房企中,仅有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及建发销售额分别增长2.1%、1.18%及2.83%,其余业绩均为负增长。
十强房企尚且如此,2022年近9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滑,同比降幅大于50%的企业数量达到36家,如融创、世茂、旭辉等,另有32家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在-50%至-20%之间。
克尔瑞指出,2022年,也有部分企业通过稳健的财务运营、热点城市布局以及积极的推盘去化,表现出较强的抗周期韧性。
一类是央国企如华润、招商蛇口及建发等,位列第16名的越秀地产也因销售额出现9.4%增幅,名次较去年上浮15个名次。
另一类是部分优质民企如滨江、仁恒、瑞安等,虽然销售额未出现增长,但排名上浮明显,尤其是滨江目前位列第12名,接近TOP10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从机构数据中可以发现,建筑系央企、地方城建去年增长势头强劲。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2022年分散在四处拿地的“中建系”在销售端收获颇丰,8个工程局中,除了四局和六局,其它6个工程局下属地产平台销售额均破百亿,合计1724亿。其中八局(中建东孚)、三局(中建壹品)业绩靠前,销售额分别为505.2亿元及401.8亿元。
各工程局地产平台中增长最大则是二局(中建玖合),依靠其在北京太阳宫的“日光”项目,实现了从前年刚破百亿到2022年204.4亿的销售新纪录,势头最猛的八局2022年销售额增量也超百亿,同比增长达26%。
中铁系与中铁建系地产销售额排名也明显上浮。2022年,中铁建地产以1283亿销售额位列第15名,2021年为第25名,中铁以752亿销售额位列24名,较2021年上浮30个名次。
地方城建集团方面,有两家表现较为突出,武汉城建实现销售额550亿元位列第37名,较去年上浮20个名次,北京城建的销售排名也上浮了46位。
展望2023年,格局分化仍将与房地产行业密切关联,因为短期内企业运营改善的核心还是在于销售端,而市场的购买力和置业预期还有待于修复。
根据中指调查,疫情影响下置业意愿略有回落,一线和二线城市置业意愿提升,其中一线城市提升相对明显,2023年,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经济逐步复苏,但当前人们置业更趋理性,市场预期仍需时间修复。
“乐观预期下,市场销售规模小幅增长,悲观预期下,市场调整态势或延续,开工、投资仍面临下行压力。”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未来三至五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将保持在13亿平方米左右,行业规模步入无增长时代。”克尔瑞预计,2023年企业整体业绩预期势必将更为谨慎,不排除有更多房企不再公布年度目标。
受制于市场整体需求和购买力不足、表现依旧疲软,只有耐心等待预期修复、需求端改善,市场筑底回升、销售回款得到保障,才能让房企真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