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业内普遍认为央行在“微刺激”的作用下再次打开信贷闸门之际,央行昨天公布的7月信贷数据却让人大吃一惊。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3852亿元,环比6月份的1.08万亿元锐降64.3%,同比也少增了3145亿元。
对此,央行方面解释称,7月份贷款数据的回落,与基数效应、6月份“冲高”较多以及数据本身的季节性波动等因素有关。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
央行指出,观察金融运行应更多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整体趋势性变化,而不宜拘泥于单个月份的短期数据波动。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解读
贷款为何大幅减少?
季节性回落较明显
央行认为,7月新增贷款大幅减少有四个原因:
首先,今年6月新增贷款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而历史上7月份历来是贷款“小月”,如果将6、7两月数据合并来看,平均每月新增贷款仍有7000多亿元。
其次,在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的背景下,有效贷款需求没有过去那么旺盛。
第三,7月份存款季节性下降较多,金融机构相应调整了贷款的投放进度。
第四,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1个季度上升,金融机构对贷款投放更为谨慎。
存款为何大幅减少?
季末季初转换频繁
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对此,央行也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人民币存款历来就有非常明显的季末冲高、下季初回落的规律,今年6月份存款增加3.7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19万亿元,7月份存款季节性回落也就相对多一些。
第二,近期由于理财、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等快速发展,企业、居民存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之间在季末季初转换更加频繁,进一步加大了一般存款的季节性时点波动。
第三,近期A股行情回暖,7月中下旬又有近10家公司启动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