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新版网站 旧版网站
资产证券化助推银行转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布日期:2014/2/14 发布时间:11:18:30 浏览次数:1674次

资产证券化助推银行转型

专家称可盘活存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  

   “运营良好的证券化市场将对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出贡献,并在不远的将来协助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刚刚起步的证券化市场或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先行者》报告中如是表示。

   资产证券化即将非标准化、流动性差的资产变为标准化、流动性好的资产,被证券化的资产可以是实物资产,也可以是信贷资产、证券资产等金融资产,通过中介机构将基础资产集中购买和重新拆分并转让,对基础资产转让方而言可以实现资产从表内向表外的转移。

   据了解,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当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之后建行和国开行推出了首批试点产品,2007年启动了第二批试点。据统计,2005-2008年底,共11家境内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17单、总计667.83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后,试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第三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若干问题予以了明确,主要内容涉及基础资产的选择、发起机构的风险自留、双评级、扩大投资者范围等。该通知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得到重启,并且扩大至多个经济领域。

   此后,国务院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宣布支持中国证券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业内专家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对投资者而言则可以满足其三方面的需要:一是实现信用增级,通过引入外部担保人或内部分层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信用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二是将非标准化资产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面值、期限、现金流特点等方面都可以与普通债券类似,使得产品透明度更高,更容易被市场投资者接受;三是实现流动性,因为实现了标准化,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比非标准化资产更容易进行定价和转让。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工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在2012年至2013年9月期中,试点计划发行的证券化产品总规模达到了241.3亿元。标准普尔认为尽管这一数字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规模相比来说仍然较小,但它代表中国证券化市场重启之后的稳步增长。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日前在一次金融论坛上表示,这一轮资产证券化腾出来的规模,主要支持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金融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如支持小微、“三农”、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开发等。他还表示,监管层也在探索信贷资产流转,促进银行资产积极转让方面的工作。这方面的业务,需要“总量可统计、流量可监测、流量可管理”的原则,解决透明化和标准化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之前也表示,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一是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已有授信内支持铁路、船舶等重点行业改革发展,加大对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核心资本,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促进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三是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通过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四是有利于丰富市场投资产品,满足投资者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需求,加强市场机制作用,实现风险共同识别。

   标准普尔认为中国证券化市场还在发展之中,有些方面还会继续改善。标准普尔在《中国刚刚起步的证券化市场或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先行者》的报告中指出,与其他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初期一样,中国将会继续积累经验、获得规模经济来实现成本效率、以及在多元的投资者中树立信心。

   此外,报告认为建设重要的证券化基础设施需要时间。这包括周全的法律框架和流程、放款承作标准和验证的透明度、可靠的资产表现历史和收款服务做法的可获得性、建立第三方参与的做法以及充分的信息披露。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Vera Chaplin表示:“中国从自身的新兴交易中可以获得很多经验。这对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他成熟和发展中证券化市场的经历也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朱永康)

商会活动

地产资讯

策政信息